-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淮南市項目申報
淮科計〔2018〕45號
各縣、區科技局,各有關單位:
現將組織申報2018年淮南市科技計劃項目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2018年市科技計劃項目圍繞市委市*“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市“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和創新型城市建設任務目標。聚焦發展,促進轉型,突出培育,發揮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二、申報范圍和條件
根據淮南市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實施方案(淮府〔2016〕121號),本年度市級科技計劃重點支持以下三類:1、科技重大專項;2、重點研究與開發專項;3、重大創新平臺及高層次人才團隊專項。
為方便全市范圍內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申報項目,我們就項目申報范圍、申報條件和支持重點等內容,編制了申報指南同本通知一并予以發布(詳見附件)。
項目申報除符合指南要求外,同時需滿足以下要求:
1. 在本市注冊1年以上、具有較強科研能力和條件、運行管理規范、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均可根據指南要求申報。項目申報單位有能力為完成項目研究提供自籌配套資金及*要的保障條件。不接受個人申請。
2. 符合多個計劃項目申報條件的單位,原則上只能申報一個項目(有多個分配指標的單位除外)。當年通過其它渠道已申報或已獲取財政性資金支持的同一項目,不得重復申報。
3. 項目主持人應具有高級職稱或碩士以上學位,年齡不超過57周歲(按申請截止日計算);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醫衛類項目主持人可放寬到中級職稱。項目主持人原則上應為項目申報單位職工,如項目主持人非申報單位職工,需簽訂正式聘用合同,且合同期內在項目申報單位研發工作時間每年不少于6個月。
4. 項目僅限一個承擔單位和一個項目主持人,個人不得同時申請主持兩個以上項目;當年度有在研項目主持人不得再申請擔任主持。
5. 承擔市級科技計劃項目逾期半年以上未驗收且未說明原因的單位;承擔市級科技計劃項目逾期一年以上未驗收的單位;在年度審計或財政檢查中出現問題且整改未見效的單位;有市級項目科研誠信不良記錄的單位,皆不得申報本年度項目。
凡在形式審查中發現有違背上述五項條件的申報單位,即被取消申報資格,并將在明年扣減管理部門推薦指標。
三、申報程序
各縣、區科技局、歸口管理部門(本通知指具有推薦權的市直部門、高校院所和有關單位等,下同)按照指南要求,認真組織,限額推薦。組織申報推薦工作要壓實責任,嚴格對照條件,公開透明規范,并接受監督。
項目申報單位在縣、區科技局、歸口管理部門指導下,登錄市科技局網站,進入“創新型城市建設服務平臺”,填寫申報書等相關信息,并上傳附件證明材料。經縣區科技局、歸口管理部門審核推薦后,在線打印,與附件證明材料裝訂成冊(一式2份)上報。
各縣區科技局、歸口管理部門統一報送的書面材料包括:推薦函(一式2份)、按匯總推薦項目清單(一式2份,超出指標數部分無效)、項目申報書及附件證明材料(一式2份)。網絡申報系統開啟時間為2018年6月12日,關閉時間為2018年6月29日,書面材料請于2017年7月6日前統一送市政務中心科技局窗口(山南政務中心服務大廳2樓),逾期不予受理。
四、推薦方式
2018年市科技計劃按指標控制數推薦項目。壽縣、鳳臺縣、田家庵區及經開區、高新區推薦數均不超過6項(含重大專項項目限2項);其他各區及煤化工園區均不超過4項(含重大項目限1項)。鼓勵高校院所與地方企業聯合申報。其中安徽理工大學限3項,淮南師范學院2項,聯合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工貿學院各1項。醫療衛生類,三甲醫院限4項、其他二級以上醫院、公共衛生機構限1項。
計劃單列:重點扶貧項目:壽縣限6項,潘集區限4項。農業科技園區和其他縣區扶貧專項各1項,均不占各縣區限額推薦指標,由縣區科技局負責統籌遴選報送。縣區遴選的扶貧項目支持特色產業*扶貧。重點支持與貧困村、貧困戶建立了利益連接機制的企業或專業合作組織承擔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產業扶貧項目。
2018年市科技指導性計劃(自籌資金項目,研究內容和方向各單位自主確定)網上同步申報,不再另行發布通知,推薦方式及網上受理時間等與市級科技計劃相同。
五、聯系電話
具體項目申報咨詢電話見附件。
特此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