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淮南市項目申報
各縣、區人民*,市*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為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關于印發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2017〕52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結合淮南實際,制定以下政策。
一、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對年銷售收入達500萬元及以上企業、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購置用于研發的關鍵儀器設備(原值10萬元及以上),市(縣)按其年度實際支出額不超過15%予以補助,單臺儀器設備補助*高可達200萬元,單個企業補助*高可達500萬元。補助資金用于研發。
對納入國家研發經費統計范圍的單位,研發投入首次超過1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5000萬元的,分別一次性獎勵5萬元、10萬元、20萬、30萬元;年度研發經費達到100萬及以上且年增長率高于10%、20%、30%、40%的,分別一次性獎勵3萬元、5萬元、8萬元、10萬元。
二、開展重大關鍵技術攻關
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研發投入中,承擔單位投入不低于60%,市(縣)先行投入不超過20%,單個項目累計資助*高可達500萬元。
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學技術進步一、二等獎項目的第一完成單位,市一次性分別給予一等獎50萬元、二等獎30萬元獎勵;對獲得省自然科學、科學技術進步一、二等獎項目的第一完成單位,市一次性分別給予一等獎20萬元、二等獎10萬元獎勵。上述獎勵資金70%用于單位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30%獎勵項目主要完成人(研究團隊)。對獲得國家和省科技進步特等獎的項目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獎勵。
三、支持科技人才團隊創新創業
每年審核選擇一批攜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在淮創辦公司或與市內企業共同設立公司,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活動的科技團隊,市(縣)先行以直接投入、債權投入或股權投資等方式,分A、B、C三類,分別給予1000萬元、600萬元、300萬元支持。
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
對在淮企業購買高校院所先進技術成果并在淮轉化、產業化,同時在全國技術合同網上登記完成的,按其技術合同成交并實際支付額(依據轉賬憑證),給予10%的補助,單個企業*高可達100萬元。對市級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依據績效情況,給予10-20萬元獎勵。
對本市企事業單位,當年登記的技術合同交易總額在100-500萬元、500-1000萬元、1000-5000萬元及5000萬以上的,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15萬元、20萬元獎勵。
五、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
對新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重新認定的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獎勵資金用于獎勵企業研發團隊;對首次進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評審組評審的給予6萬元資助;淮南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期滿達到合同目標的,一次性獎勵30萬元,獎勵資金用于企業研發活動;對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領域企業,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達到10%、15%、20%的,分別給予2萬元、4萬元、6萬元獎勵。
對新獲批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火炬特色產業基地、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次性給予50萬元獎勵,獎勵資金用于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對新認定的省級、市級創新型試點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被正式命名的國家、省級創新型企業再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勵。
在對高新技術企業投保的產品研發責任保險、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產品質量*保險、專利保險予以補助的基礎上,拓展險種范圍,市(縣)先按投保企業實際支出保費的30%給予補助。
六、支持科技企業孵化服務
對新認定的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或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大學科技園,一次性給予50萬元獎勵。
支持“1+3+8”科技企業孵化器體系建設,開展年度績效評價,按照入駐的小微企業和創客數以及孵化畢業的企業數、創客數、融資數等績效情況,擇*給予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獎勵,用于服務能力建設。
七、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對企業和高校院所轉化科技成果獲省審定的動植物新品種(配套系)和非主要農業新品種,分別一次性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
對獲認定的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獎勵。
對新認定的國家、省級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分別一次性獎勵30萬元、20萬元;對市級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示范基地開展績效考核,經考核*的一次性獎勵10萬元。
八、支持創新平臺建設
對我市牽頭組建新獲認定的國家(試點)聯盟、國家布局建設的區域性聯盟、省級(試點)聯盟,分別一次性給予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獎勵。
對新組建的安徽省實驗室,給予一次性100萬元獎勵;對新組建的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給予一次性3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市級(重點)實驗室,一次性資助10萬元,用于購置研發設備;開展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市級(重點)實驗室績效評估,擇*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
對企業新建院士工作站并經省備案的,一次性給予50萬元經費資助。
九、推進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共用
對租用納入省儀器設備共享服務平臺網向社會開放服務的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及設施的單位,按租用儀器設備年度支出的20%給予補助,*高可達200萬元。
十、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應用
對已授權的中國發明專利,每件資助1萬元;對已授權的國外發明專利,每件資助2萬元(每項發明專利*多資助2個國家)。
對專利權人涉外維權訴訟費,按20%的比例給予一次性維權費用補助,補助*高可達10萬元。對企業以專利權質押貸款方式融資的,納入“政銀擔”,并按下列標準進行補助:融資額500萬元以下的,按貸款利息和專利評估費總額的50%一次性予以補助,*高補助20萬元;融資額達到500萬元及以上的,在省補助基礎上,市再按貸款利息和專利評估費總額的20%一次性予以補助,*高補助10萬元。
新認定的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勢企業分別獎勵20萬、10萬,新認定的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勢企業的獎勵10萬、5萬元;獲得中國專利金獎、*獎的分別獎勵20萬、10萬,獲得安徽省專利金獎和*獎的分別給予10萬、5萬元的獎勵,通過省知識產權示范園區驗收的給予獎勵10萬。獎勵資金用于知識產權布局和轉化實施。
市*設立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用于落實本政策市本級應承擔的各類項目配套、資助、獎勵以及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等支出。
本政策由市與縣(園區)(指壽縣、鳳臺縣、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按各50%比例共同兌現,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市科技局會同市財政局制定相關具體實施細則。要嚴格申報程序,加強審核評估,強化部門會商會簽,充分利用信息管理平臺、避免多頭重復享受,做到簡便快捷、公開透明、規范*。要加快資金撥付,加強資金監管,加大審計監督力度,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對弄虛作假騙取的獎補資金,一經發現全部予以收回,并按照有關規定對責任單位、申報單位及相關責任人給予嚴肅處理。鼓勵各縣、區、園區在落實本政策措施基礎上,根據實際制定本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