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0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06-0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06-0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06-0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06-08 發明專利申請
外省市行業資訊
四川省的小伙伴抓緊時間看過來,四川省創新型縣(市、區)評選命名暫行辦法出來了,不看肯定后悔喲。為加快縣域創新驅動發展,夯實創新發展底部基礎,在全省營造縣域科技創新創先爭優環境,助力全國百強縣百強區建設,科技廳研究起草了《四川省創新型縣(市、區)評選命名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相關的信息,四川省(成都市、綿陽市、自貢市、攀枝花市、瀘州市、德陽市、廣元市、遂寧市、內江市、樂山市、資陽市、宜賓市、南充市、達州市、雅安市、廣安市、巴中市、眉山市、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符合條件想申報或者對此有疑問的歡迎致電小編,免費解疑答惑,速度哦。
十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056050332(微信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快縣域創新驅動發展,夯實創新發展底部基礎,在全省營造縣域科技創新創先爭優環境,助力全國百強縣百強區建設,根據省委、省政府培育命名創新型縣(市、區)的工作部署,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省創新型縣(市、區)評選命名工作,由省政府統籌推進,具體工作由科技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財政廳、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應急廳、統計局、稅務局、市場監管局等省級有關部門聯合開展。
第三條 省創新型縣(市、區)評選命名范圍為全省183個縣(市、區),分綜合創新類和農業創新類兩種類型。其中,綜合創新類各縣(市、區)均可申報,區和縣(市)分別評選命名;農業創新類僅限縣(市)申報。到2025年,命名省創新型縣(市、區)不超過20個。
第四條 省創新型縣(市、區)評選和命名堅持創新驅動、引領示范、成效導向、分類指導的原則。
第五條 省創新型縣(市、區)的評選標準設置創新資源、創新主體、創新環境、創新績效、特色指標共5個方面的指標,其中創新資源、創新主體、創新環境、創新績效為定量指標,滿分80分,采用標準法客觀計算得分,標準值由科技廳會同相關部門研究確定;特色指標為定性指標,滿分20分,由專家現場考察打分。評選總分為100分,命名縣(市、區)總得分不低于80分。
第二章 評選命名程序
第六條 自愿申報。縣(市、區)人民政府作為申報主體,向所在市(州)科技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申報材料包括《四川省創新型縣(市、區)申請書》及相應佐證材料。
第七條 市(州)推薦。市(州)科技行政管理部門擇優向科技廳推薦。每個市(州)每年限推薦1個縣(市、區)。
第八條 資料審查。科技廳對各市(州)推薦上報的申報材料進行嚴格審查。
第九條 評選命名。科技廳會同省級有關部門組織開展評審遴選,提出創新型縣(市、區)建議名單,由科技廳報省政府審議。省政府審議通過后,進行不少于7個工作日公示。公示無異議后,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發文命名。
第十條 對當年發生重大、特別重大以及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的生產安全和環境保護等事故的縣(市、區),實行“一票否決”。
第三章 管理考核
第十一條 建立創新型縣(市、區)動態管理機制。對獲得命名的創新型縣(市、區),每年開展一次考核。考核“優秀”的給予傾斜支持;考核“不合格”的,限期一年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由科技廳會同省級相關部門提出意見,報請省政府同意后,取消其創新型縣(市、區)稱號。
第四章 支持激勵
第十二條 對獲得省政府命名的創新型縣(市、區),由省財政在省級科研經費中給予一次性1000萬元的獎勵,用于進一步優化創新生態、建設創新平臺、引育高水平人才、開展產業關鍵技術攻關和培育壯大創新型企業等,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
第五章 附則
第十三條 本辦法由四川省科技廳負責解釋。
如果你對申報不清楚或者沒把握以及想知道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加緊時間聯系我哦,免費詢問。都看到這了不給小編一個點贊加關注嗎,你的支持就是小編不斷更新咨詢的動力哦!